第四章 激情岁月谱新篇
第六节 献身煤炭事业的英雄张国富
三、 害怕鞭炮的义士
在张国富身上,见义勇为是家常便饭。
一次,张国富的女儿工作所在的山东某县一条国道上出了一场车祸,当地的村民被车撞死了,而肇事车却逃逸了。于是村民们采取了一个很极端的办法,组织全部村民,当天晚上开始,在这个路段私设路卡,每辆经过的汽车,必须掏钱,不掏钱他们就会很粗暴地打。张国富来看望女儿,住在县城里,早上出去散步,遇上了这事情。女儿告诉了他事情缘由,张国富什么也没说,就直接过去阻止村民这种行为。
还有一次大年三十,张国富到菜市场买菜,比平常晚了好久才回家,家人一问,才知道他又“管闲事”了。原来,在泰安山上的驻军战士到山下买菜,菜市场不是很规范,特别拥挤,他们开车不小心轧了卖菜人的青菜,战士赔礼道歉,卖菜的人却不依不饶。发生口角的时候,张国富没有参与,眼看卖菜的人要动手,他马上出来阻挡了这件事。
但孩子们不理解,这样勇敢的父亲却特别怕鞭炮。过春节的时候,他从不让自家的孩子放鞭炮,别人家放鞭炮的时候,他就躲着不出门。
女儿长大后问他为什么不愿意放鞭炮,他说:“我听到这些鞭炮声,就想起枪林弹雨的日子了。”
儿女们讲,吃饺子的时候,父亲总是有特别感触。平时喜欢喝酒的张国富,总会在喝酒的时候喊:“兄弟们,吃饺子了。”张国富没有兄弟,后来,女儿才知道,他是为那些死去的战友。
在抗美援朝的时候,有一年赶上中国的春节。大家苦中作乐,希望吃顿饺子,饺子做好,刚要下锅的时候,敌人的轰炸机来了,结果饺子没有吃到,队伍伤亡很大。后来, 一到佳节,他就会借着酒抒发自己的心情,悼念那些死去的战友。
晚年的张国富特别喜欢看一些历史性的战争片,而且看着看着经常会默默地流泪。
四、 英雄生病了
1986年,在鹤岗矿务局做了近30年普通工人的张国富正式退休。近30年来,没有人见过他的档案、复员证、立功证和军功章。
1994年, 张国富的小女儿去兰州出差,张国富偶然间露出了一句话:“我们四十七军在兰州,我就是从那里当兵出来的。”小女儿怀着好奇心,就到原兰州军区去打听张国富。
当时四十七军还有几位张国富的战友,一些老首长也都在,当张国富的小女儿找到父亲的战友郝中云时,这位已经是军长的老战友惊讶了半天说不出话来。他带着张国富的小女儿参观了四十七军的军史,张国富的英雄事迹在四十七军军史上都有记载。看着这些历史记录,她才知道自己的父亲原来是一个战功显赫的英雄。
在孩子们的眼里,张国富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父亲,和邻家的爸爸一样。父亲是怎样把心态调整成这个状态来面对生活的?
张国富说:“我现在活着就是幸福,我最大的愿望是过一个平常的生活,在和平年代,我能默默做我该做的事情,过一个最平常人的生活,娶妻生子,看着你们长大,这是我最幸福的生活,有多少人过不到我这样的生活,有多少人体会不到我现在的幸福。”
1997年春节前,全家人回到老家鹤岗。因为气温的变化,张国富和他的女儿、外孙都有些咳嗽,但女儿和外孙的咳嗽不久相继好了,只有张国富越来越严重了,尤其是到晚上,呼吸就更困难了。
由于张国富固执的性格,去医院看病成了一个难题。女儿们劝不动父亲到医院检查,只好让弟弟的同事开车带他去医院,这样,不愿意驳人面子的张国富只好来到医院。
到了医院检查后得知,张国富整个胸部积水,根本看不到心肺的正常位置。
在张国富查出得了很严重的肺病时,张家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经济危机。当时,张国富的儿子刚刚结婚,家庭收入也只够维持生活支出。两个女儿相继下岗,张国富面临着没钱治病的困境。
“我不想花你的钱,孩子还小,你还要养孩子,大人什么事情都可以克服,一点不要难为孩子。”父亲的这番话, 让女儿至今想起来都心痛不已。
五、 失踪的英雄归来
女儿张艺凡为了给父亲治病,来到北京,通过父亲曾经的战友,把重病的父亲安置在了武警医院。张国富的病情加重,医生决定为他做开胸手术,手术费成了最大的障碍。
大家决定瞒着父亲去找组织,求组织再救父亲一次。张国富的小女儿找到父亲曾经的教导员穆伯伯,她给穆伯伯打电话说:“您现在有什么办法能让医院不耽搁手术?”” 这个费用, 如果组织能够协助我们, 那更好;如果不能,我们也不会欠医疗费。但是手术不能等,马上得解决。”
穆伯伯劝她:“孩子,你一定要冷静,不会太糟糕的。你不要激动,要冷静。”
原来孩子们带着唯一一张证明父亲身份的照片,正好和历史遗留档案的照片一致,这样,总政的干事在翻阅这些档案的时候,一下就确认了张国富的身份。
总政领导的出现让张艺凡全家看到了救治父亲的希望,而组织也为找到了这位失踪的“孤胆英雄”激动不已。很快,总政下发红头文件,要求尽最大能力救治张国富。
武警医院是军队医院, 这样一位特殊病人的出现,国家、组织很重视,武警医院院长找到张国富的家属,表示希望张国富在这里治疗,医院会尽一切努力救治。后来医院各方做了研究,还是决定转到医疗条件更好的解放军总医院。
张国富在解放军总医院,接受了开胸手术。多年战场上的炮火硝烟熏染,尤其是朝鲜战场上那七天八夜的连续作战,胸部受伤,兼之常年在火药厂工作,吸入了大量的火药烟尘,张国富的肺膜厚得难以想象。做切口时,医生累得满头大汗,就是打不进孔,胸膜坚硬如铁板一块,超出了正常胸膜好几倍。医生都很惊讶,胸膜严重增生绝不是短期问题了。
打开胸腔的一瞬间,癌细胞已经严重扩散。医生们只是简单处理了一下就缝合了。
张艺凡说:“父亲不是一个铁打的人,这么多年,怎么就没有听他说过一次胸痛、不舒服呢?”而张国富告诉他们:“我十几岁就当兵,吃这么多苦,我胸不痛才不正常。”
在他病危的时候,他对前来探望的部队领导说:“我希望你们把我忘了,我希望共产党把我忘了,你们还是没忘了我。”他虽然嘴上这么说,但还是非常激动,还是希望回到组织,回到家。住院期间,部队领导多次问他对组织上有什么要求,张国富的回答只有一句话:“希望我们党和国家好。”
在弥留之际,张国富又回到了战争年代。 一次昏迷以后,醒来的张国富和女儿说:“我见到毛主席了,又去给毛主席当兵了。”在非常痛苦的时候,他就喊:“我被包围了,来救我。”过了这段艰难期的时候,他会喊:“冲破突围,胜利了。”
1998年7月11日,享受副师级待遇没多久的张国富在解放军总医院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张国富去世后,部队领导把他的子女找到一起,问他们有什么要求和需要,组织可以提供帮助。英雄的儿女像他们的父亲一样,没有提出任何要求。
张国富的骨灰按照解放军三总部的意见,准备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但张国富临终时说:“我在鹤岗搞了一辈子火药,还是让我回鹤岗吧。”他的骨灰被放到了第二故乡鹤岗殡仪馆烈士陵堂。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