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尺井下走出的十七大代表 ——记矿山楷模、公司原副总师级调研员、原南山煤矿党委书记丁广友

从南山煤矿的掘进工到南山矿党委书记,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到十七大代表,丁广友用三十余年的煤矿生涯,书写了一段从千尺井下走向人民大会堂的奋斗史诗。他以工人的底色、技术的底气、党员的本色,在煤矿安全生产、“一通三防”、队伍建设的战场上,交出了一份无愧于矿工、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从“铁孩子”到技术骨干

1959年出生的丁广友,18岁时入职南山煤矿,成为一名掘进工。彼时的他身材单薄,却有着一股不服输的“拼劲”——井下作业强度大,他主动承担重活累活,一人顶两人干,常年坚守岗位不知疲倦,被工友们亲切称为“铁孩子”。1981年,丁广友抓住机遇考入鹤岗矿务局工学院,系统学习煤矿技术知识;1985年毕业后,他拒绝了更轻松的岗位,毅然回到南山煤矿,从建设区技术员做起,一步步成长为一开拓区主任工程师、生产区副区长。

无论职务如何变化,丁广友“下井办公”的习惯从未改变。每月下井25天以上,走遍井下所有巷道和工作面,是他给自己定下的规矩。1996年转向党务与安全管理领域后,他任通风区、瓦斯抽放区书记,更是将“安全为天”刻进骨子里。一次,二采区232场子发生事故,急需在煤仓前打临时闭阻断危险。面对“每2-3小时可能爆炸”的风险,丁广友大喊“党员跟我上”,第一个冲进现场,带领工友用1个半小时完成临时闭施工,为后续抢险赢得时间。还有一次,六采区掘进队施工时发现明火,他带头冲在前线,脸被蒸汽烫伤仍坚持灭火,最终避免了重大事故。

临危受命挑重担

2003年8月,丁广友调任富力煤矿通风副矿长。当时的富力煤矿“一通三防”基础薄弱,职工队伍松散。面对困境,他第一时间下井调研,仅用半个月就摸清全矿通风现状,牵头制定《富力煤矿加强“一通三防”管理百条规定》,重新划分各部门职责,构建起“通风矿长主动抓、通风区具体抓、采掘区配合抓”的管理机制。

针对职工素质偏低的问题,丁广友创新推出“班前10分钟学习”“瓦检员每日答题”“每月全员考试”等制度,将考试成绩与工资挂钩;开展“最佳瓦检员”“最佳技术能手”评选,对及时排险的职工奖励100-500元,极大激发了队伍积极性。他还注重“亲情化管理”,让职工将亲人照片贴在安全警示板上,入井前背诵安全口诀、宣誓,用亲情筑牢安全防线。

在技术改造上,丁广友更是敢闯敢试。他组织开展“瓦斯治理、防灭火”会战,在-240区域新建移动瓦斯抽泵站,安设6台抽放泵实现“边采边抽”;引入2套制氮机,成立8支专业注水喷碹队,有效控制瓦斯与发火隐患。在他的带领下,富力煤矿“一通三防”工作迅速扭转被动局面,2004年至2007年原煤产量稳定在224万吨至278万吨之间,四年迈出四大步,为矿井安全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履职十七大与转战新岗

2007年10月,丁广友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作为全国3000多万煤矿工人的代表之一,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参会期间,他激动得连续三四天难眠,深感使命光荣——从煤矿工人后代到参政议政的党代表,这份荣誉背后是数十年的坚守。会议结束后,他马不停蹄返回鹤岗,深入市政协、南山区、矿务局等单位作了10多场报告,将十七大精神传递到基层一线。

2008年3月,丁广友调任鸟山煤矿筹备处处长。鸟山煤矿作为新建矿井,筹备工作千头万绪,从规划设计到设备选型,从队伍组建到安全预案,他都亲力亲为。为了赶进度,他吃住在筹备处,带领团队反复论证矿井通风系统、瓦斯抽采方案,先后组织完成矿井初步设计评审、首采工作面布置等关键工作,为鸟山煤矿后续建设打下重要基础。在他看来,“新建矿井更要严把安全关,每一个设计细节都关系到未来矿工的生命安全”。

2010年3月,丁广友任南山煤矿党委书记。重回老单位,他迅速找准定位,将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针对南山煤矿开采年限长、井下条件复杂的特点,他提出“党建+安全”工作模式,要求党员干部带头下井查隐患、抓整改,在各采掘区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注重职工思想教育,定期组织安全知识竞赛、事故案例宣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他的推动下,南山煤矿党建工作活力显著提升,矿井安全生产周期不断延长,职工队伍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科技赋能与清正廉洁

丁广友始终坚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南山煤矿工作期间,他针对煤炭自燃发火难题,查阅大量资料后提出用热电厂废料“粉煤灰”作为防灭火充填材料,不仅“变废为宝”,还填补了矿井防灭火领域空白,保障了两个综采面年产破百万吨,创造价值800余万元。他创新采用“双顶板尾巷”技术解决厚煤层瓦斯超限问题,获鹤矿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带领团队利用束管监测系统分析采空区“三带”变化,获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多年来,他完成技术攻关项目10多项,撰写科技论文20余篇,其中《综采放顶煤开采综合防火技术》获省煤炭学会二等奖,成为煤矿“一通三防”领域的技术专家。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丁广友始终坚守廉洁底线。93岁的爷爷生日,亲友劝他办寿宴尽孝,他以“党员干部不能违规”拒绝;2006年儿子考上大学,他坚决不办学子宴,仅用一顿家常便饭为儿子送行。对工作中的违规行为,他更是毫不留情——一名瓦检员在偏远区域值夜班打瞌睡,他按规定罚款300元,面对说情者坚定表示“安全面前没有例外”,事后又耐心谈心,帮助该瓦检员成长为骨干。

严管之外,丁广友更有“温度”。调任富力煤矿时,他自掏2000元装修瓦检班学习室,购置电水壶、茶叶、果汁供升井职工使用;职工连续两天未出勤,他必家访了解情况;党员生日时,他会送上蛋糕和祝福。这份对职工的真情,让他赢得了“贴心人”的美誉。

荣誉加身不忘初心

三十余年耕耘,丁广友收获了无数荣誉:鹤矿集团“优秀党员领导干部”“煤海功臣”、黑龙江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但他最珍视的,始终是“矿工”这个身份。即便退休后,他仍关注煤矿安全生产,时常回矿区与年轻干部交流经验,用自己的经历激励后辈。

从千尺井下的掘进工到十七大代表,丁广友用行动诠释了“平凡岗位也能创造不凡”。他的故事,是一代煤矿工人艰苦奋斗的缩影,更是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写照——在漆黑的井下,他是守护安全的“通风卫士”;在人民大会堂,他是传递矿工心声的“代言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他是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煤海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