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绿洲小区,往北走十来分钟就是天水湖公园,与天水湖公园南侧毗邻是“前进沟”公园。我经常在晚上饭后的闲暇时间到“前进沟”公园消遣,昔日的破烂不堪的“前进沟”已经变成风光旖旎、美不胜收、市民青睐的公园,踏入这里,仿若置身于一片绿色的梦幻之境。甬道两旁,高大的树木身姿挺拔,墨绿的树叶层层叠叠,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花坛里,五彩斑斓的花卉与翠绿的枝叶相互映衬,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它们争奇斗艳,散发着阵阵芬芳,引得蝴蝶与蜜蜂在其间翩翩起舞。
公园中央有一大片草坪,犹如一块巨大的绿色绒毯。草坪上还错落有致地栽种着垂柳,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像是春姑娘的发丝,给这片绿地增添了几分灵动与柔美。昔日的“前进沟”已经成为近三十米宽清澈见底的河流,它弯弯曲曲、静静地流淌着,仿佛在默默地记述着这里的变迁。清澈的湖水倒映着岸边的美景,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两侧垂直的水泥“护岸”上面,白色的护栏整齐划一,每到夜晚,“护岸”的彩灯的色彩倒映在长河里,那河流便色彩斑斓、五光十色,犹如一条彩色的长龙,流到我说不清的远处……
靠公园的西侧有一个长约20米的长廊型凉亭,里面有木椅供市民休息,还有石桌石凳,有一些老人在此打麻将和下象棋,也有在吹萨克斯和演奏二胡小提琴的。
公园的道路蜿蜒曲折,像一条灵动的绸带穿梭于葱郁的草木之间。路面由紫红色或墨绿色的道板铺就,缝隙间偶尔探出几株嫩绿的小草,为其增添了几分俏皮。道路两侧,各式繁花绿草在微风的吹拂下点头微笑,似在热情地迎接每一位行人,又似温柔地抚摸着路过的人们,给人一种宁静又惬意的漫步体验……
作为土生土长的鹤岗人,我清楚地记得“前进沟”的过去。
前进沟,据说因流经前进村而得名“前进沟”。它发源于红旗林场大架子山南麓,自北向南横穿市区,在鹿林山西侧汇入小鹤立河,全长13.7公里。前进沟承载着工农区、南山区、兴安区等鹤岗大半个城市雨水和污水疏解功能,相当于北京的“龙须沟”及哈尔滨的“马家沟”。
因煤而兴的鹤岗,在为国家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因采空区地面沉降、塌陷,矿区生产和密集棚户区的生活排污无通道,造成河流水体污染严重,又称黑臭水体。
前进沟60年前原本是一条清澈的河流,后来随着城市发展,附近人口密集了,加之早先人们自身素质低下不注意环境保护,居民把厕所搭在河道上,生活垃圾直接倾倒在河里,臭气熏天,河流两岸是荒草甸子,杂草没膝甚至没腰深,有的杂草倒伏在河水里被泡腐烂,散发出刺鼻的霉味和臭味,排水不畅,只要降雨超过30毫米,居民家的拖鞋就飘到炕上,每家必备一个比炕高的桌子,留作下雨时存放值钱的东西。
时光流逝,这里与十几年前相比,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真是今非昔比,其旧貌换新颜了,这得益于鹤岗市政府10年间对其2次治理:一次是2011年,一次是2018年。
2011年治理,市政府主要干了两件大事:一件是铺设地下污水管网,从河源前进村一直铺设到西部污水处理厂,26公里长,将城市工业和生活废水接入污水管网里,直接流进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做到了雨水与污水分流,从根本上解决了黑臭污水明流问题。另一件是彻底改造天水湖公园,投资4500万,新建了一路、二阁、三瀑、四岛、五亭、十桥,草坪、绿地及荷花、莲花池,使公园功能完善、空间丰富,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苑融合,相得益彰,整体达到了环境优美的效果。2018年以来的治理,统称“2河14沟”治理,干的事情就更多了:一是扩建了天水湖公园北部的草坪、绿地,扩建面积约占公园面积的三分之一。二是新建了欣虹湖公园。三是将天水湖与欣虹湖2个公园之间的河段建设成景观带:拆除全部老旧房屋;石砌河岸;筑跌水坝,形成水景观;在黎明沟与前进沟汇水处建人工湖泊,环湖建造休闲小广场;沿河新建康养慢行道路和桥梁。四是两岸种树、种草、种花,美化、绿化、香化;五是完善污水管网建设,拾遗补缺,雨污分流。六是在前进沟上游拆房、筑坝、建湖,打造清水源头。据前进村村民介绍,沟两侧原有300多户民宅,现在大部分都没有了。沿沟新建了一个可蓄水10多万立方米的塘坝和3个串连的小水塘,水塘两侧山坡正在大面积植树,成为天水湖公园上游的前进沟新景点。
昔日臭水沟,今天清水河。一条集园林、交通、观水、游览为一体的多功能带状公园绿色风景线,成为市民娱乐休闲、修身养性的好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