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天下,笔下方有风云激荡;心系家国,纸上才见河山万里。
11月8日,是第26个中国记者节,矿工报社记者节户外采风活动在有“城市之肺”之称的鹤岗北山公园拉开帷幕。公司党委副书记孙佳川,公司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袁长青与矿工报社采编人员参加活动。
清晨的北山公园,森林过滤后的空气清新无比,白鸽飞翔在小兴安岭林海,高高的樟子松直耸云天,奏响生命的号角。
红星广场中央,一座高耸的革命烈士纪念碑静静地矗立,仿佛在诉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鹤岗这片土地上英勇献身的英烈们感人故事。人们不会忘记,抗联三军、六军、抗日游击队和中共地下党所领导的劳苦大众,同日伪反动势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有许多热血男儿和巾帼英雄捐躯疆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抗联的杰出领导人赵尚志将军和中共汤原县委书记裴冶云等,他们用自己的宝贵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英烈壮歌。
湛蓝天空下,大家品读英雄传奇故事,向英雄献上最深的敬意。活动现场,孙佳川代表公司党委向矿区全体新闻工作者致以节日的诚挚祝福。他指出,在第26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矿工报社采编人员专程来到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缅怀先烈,这是矿区新闻工作者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体现,充分彰显了大家的红色传承意识与初心使命担当。
孙佳川希望矿区新闻工作者能够始终秉持“脚下有泥、心中有光、肩上有担当”的精神,在公司党委“红色领航工程”的引领下,深入践行“进取、实干、奉献”的企业精神,将红色信仰深度融入新闻宣传工作,在煤海深处用心书写属于自己的爱国爱企答卷,把红色精神与党建力量紧密融入家国情怀。他还勉力记者编采人员,饱含工作激情,肩负时代使命,持续为企业改革发展鼓与呼,当好新时代新闻文化工作的先行者。
沿红星路前行,“仁者乐山”巨石静静伫立,守护生命家园,与广袤林海相依,展现出生生不息的力量。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千年的红叶万年的秋风,红枫路上,红叶黄叶铺地,枝头的红果和红叶映雪,这一幕被细心的摄影师记录在镜头中。记者,永远在路上,在这个属于所有新闻人的日子里,没有停歇的号角,只有再出发的使命。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大家爬到山顶,广阔的苍穹下,飞鸟掠过群山,山中巨石镌刻的“岁月”,与这山中所有生命一同穿越浩瀚时空。连绵不绝的小兴安岭的壮观景色如画卷依次展开,此刻,宛如《天地龙鳞》歌曲回荡群山:“这江山我起笔,民族血脉又几万里,几世纪六百年里,龙的传人历经风雨。敬过去我落笔,东方辽阔的黄土地,山水里泼墨抹去,只见嶙峋的华夏骨气。一寸鳞一寸心,以小成其大我坚信,将民族的命运,昂首抬起再次复兴。游天地寻龙鳞,龙的血脉蔚然成林……”
初心为炬,共话新闻使命。座谈会上,公司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袁长青说,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要脚下有泥,心中有爱,眼里有光。为新闻注入力量的,从来不是聚光灯下的高光,而是那奔走于泥土和八百米深处的脚步所承载的坚守,他希望大家再接再励,讲好矿山故事,用笔端传播温度,用镜头记录时代发展,记录矿山的每一次蝶变。
矿工报社社长任万利说,记录时代足迹,传播矿山强音,新闻记者们要主动担当作为,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用辛勒的汗水,深情的笔触和生动的镜头,采写创作更加高质量的新闻精品,为历史存一份底稿,为未来留一份记忆。
融心聚力逐光行,铁肩担当谱华章。一名新闻工作者就是一名战士,大家纷纷表示,要用笔尖书写时光里的矿山传奇,用镜头记录下四季流转里矿山的每一个瞬间,记录下矿山的新风貌新变化和新风采,让矿山的故事走向更精彩的世界……